创新城区:中心城区转型的主要方向
在上一轮创新地理形成过程中,科技园区或者园区经济实现“边缘突破”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当前,数据驱动新经济推动全球新一轮的创新地理加速重构,“创新回归都市”形成全球浪潮。以成都高新区南区为主体的新经济活力区在疫后经济复苏中实现逆势增长,以科学城为重大战略平台驱动城市“崛起”,创新驱动成为内核。中心城区将凭借高密度资源、多功能混合、新场景集聚等综合优势,在城市化“下半场”叠加、新经济“主战场”中迎来更多机遇。
当前中国,城市发展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中心城区也普遍面临传统动能动力式微、空间要素制约、形态功能陈旧、挤出效应明显等多重困局。在此背景下,城市更新纷纷提速,加速城区改造以让人生活得更好。但是,创新城区相对于城市更新,有更深的内涵,城市更新是“面子”,创新城区才是“里子”。中心城区创新转型,不只是学习国家高新区或一流园区如何发展科技创新、新兴产业,更是基于认知升维的系统性转变发展模式、重塑发展动力动能。创新城区是基于发展导向的全面创新、全域创新,需要在认知洞见、路径任务、政治措施和治理体系等方面作出更大探索。
目录
1中心城区创新转型与崛起
1.1杭州西湖区:以数字经济塑造创新内核
1.2南京老城区:以硅巷模式建设都市科创区
1.3深圳福田区:“三大引擎”驱动全域创新
1.4上海杨浦区:“三区联动”打造创新杨浦
1.5北京朝阳区:寻求差异化创新发展路径
1.6成都锦江区:新经济的创新实践先行者
2中心城区创新转型模式
2.1大都市科创区模式
2.2产业升级驱动模式
2.3中央活力区模式
2.4文旅流量牵引模式
3创新城区的内涵、理念与意义
3.1创新城区的基本内涵
3.2创新城区的主要意义
3.3创新城区的重要理念
3.4创新城区是城市更新的方向
4关于中心城区创新转型的建议
4.1开展中心城区创新转型顶层方案设计
4.2建设新经济活力区激发全域发展
4.3借力城市更新开展业态升级
4.4布局产业新赛道培育增长点
4.5健全“场景营城”工作机制
4.6“空间再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4.7塑造新经济践行者的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