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优惠政策可向文科人才倾斜
嘉宾:杨广云: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邱 宇:中国山西留学人员创业园主任
王德禄: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
7月23日,《中国海归创业发展报告(2012)》在京举行发布会。这是一本全新的研究海归群体回国创业及在相关领域发展的蓝皮书。书中就海归创业和就业问题做了一系列调查分析。针对本书揭示出的新问题和新趋势,3位专家就人才环流和引才政策对文理科人才如何更为均衡发表了看法。
人才环流成趋势
海归升级成“海鸥”
现状:以“海鸥”为代表的人才环流是全球化的最新趋势。
问: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选择做“海鸥”的原因是什么?
王德禄:“海鸥”经常往来于多个城市的职业特点,使其可以通过掌握的核心技能链接到相当数量的移民社群、跨区域创业者、跨区域投资人以及产业组织者开展创业活动,带动其所在区域和创新高地(或留学地)的合作与互补。越高端的人才,越需要拥有全球视野,就越会选择当“海鸥”。
杨广云:“海鸥”其实并不是一个新群体,比如厦门大学的创办人陈嘉庚先生曾经就是一位“老海鸥”。有些“海鸥”的外籍身份使其在和政府部门打交道时更便利。同时,由于一些流于表面的引才政策不能真正惠及海归,因此,做“海鸥”成了留学人才折中的选择。
问:如何看待高端经营管理类“海鸥”人才回归数量不多这一现状?
王德禄:这是一个好现象。当今世界是碎片化的世界,互联网把很多要素资源都打成了一个个碎片,“海鸥”能够在流动的同时将碎片更好地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发挥新的作用。中国应该有更多的高端人才在海外进驻管理层,这样中国人才能在世界范围内有话语权,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有好处。
杨广云:这主要因为高端经理人看重的是待遇和环境。国外经管类职位的薪资高于国内,并且国外企业大多拥有较为成熟的管理制度。
问:我国政府应该如何加大力度吸引更多的“海鸥”?
杨广云:在中国迅速崛起、民族自信心增强的大环境下,建议政府以情留人,让海外人才看到回国发展的巨大空间,让他们获得事业上和心理上的双重满足感。
邱宇:我国现在正在进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对外国科技的依赖会越来越少。如今我国的科研条件和前瞻性的认知仍有待加强,但我相信如果祖国需要,真正有爱国心的人才就会义无反顾地回来。
优惠政策偏理工
文科海归难回归
现状:引进海外高端人才以理工科人才为主要侧重点,对于人文社科类的人才扶持政策不够,吸引力不足。
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
王德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以模仿创新为主,理工科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较大作用。下一个30年,中国要以原始创新为主,不单要有技术原创,还要拥有自由的思想和原创的商业模式,要有专业的、具有国际视野的职业经理人等一批经济类、管理类、艺术人文类的相关人才加入创新。
杨广云:原因主要在于我国目前大力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注重科技创新,因此需要大量的理工科类人才带来国外的先进技术。另外,理工科的人才易于鉴别,可以用较为统一的标准量化,而文科难有统一的人才评价标准。然而,海外人才拥有国内研究者们所没有的优势,比如能够获得一手的研究资料。
问:引进人文社科类人才的过程中需注意哪些问题?
王德禄:对于人文社科类人才的评价标准很难确定,应充分发挥民间力量,实现对这类人才的招引。同时,在高端人才引进方面,要尽量减少学科思维的方法,而是选择应用为主的方法,哪个领域缺少人才,就吸引哪个领域的人才。
杨广云:我国目前正处在转型期,比较注重自身软实力的培养,对于国外的一些人文观念吸取较为谨慎。对于一些受过海外教育、持有不同价值观的归国人才,我们应当多包容,用交流沟通解决矛盾分歧。
邱宇:人文社科类的留学人才相对理工科类较少,比如哲学、历史学很难走出国门,因此目前政策还是注重理工科人才。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用市场就可以调节人才需求。
——本文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7月26日“海归创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