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7家瞪羚企业引领带动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 长城战略咨询
  • 2018-08-28

——《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报告2018》在京发布

2018年8月28日,科技部火炬中心与长城战略咨询在北京联合发布《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报告2018》。

“瞪羚企业”是指成功跨越创业死亡谷后,商业模式得到市场认可,进入高速增长阶段的创新型企业。瞪羚企业具有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潜力大的特征,通过推出新产品、提供新服务、应用新技术、拓展新市场、创建新模式或构建新业态等方式,实现高速成长。

作为持续研究和推动瞪羚企业培育的咨询机构,长城战略咨询自2014年起联合科技部火炬中心研究并编制《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报告》。本次是该系列报告的第四次公开发布。

《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报告2018》的研究结果显示

瞪羚企业数量持续增加。2017年,瞪羚企业数量达到2857家。前四期报告显示的数量分别为1542家、1888家、2085家和2576家,瞪羚企业群体持续扩大。

高新技术企业、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是瞪羚企业的主体。2857家瞪羚企业中,有2512家是高新技术企业,占总体数量的87.9%;有2328家是民营企业,占总体数量的81.49%;有2443家是中小型企业,占总体数量的85.51%。

瞪羚企业高速成长,业绩表现优异。2017年,瞪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总额1.8万亿元,平均营业收入6.4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40.64%,实现利润总额1799亿,平均利润6900万元,平均利润率10.76%。

瞪羚企业群体区域分布更加广泛。2017年拥有瞪羚企业的高新区由132个上升到139个,占国家高新区总数的88.53%。中关村、上海张江、深圳、广州、苏州工、杭州、武汉东湖、厦门、成都、西安等瞪羚数量排名前十的高新区共拥有瞪羚企业1639家,占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总数的57.37%。

瞪羚企业经营业绩优于高新区平均水平。2017年,瞪羚企业群体平均营业收入是高新区企业平均水平的2.2倍,净利润是3.4倍,技术收入是5.2倍。

瞪羚企业以发展高技术领域为主。2747家瞪羚企业属于高新技术领域,占总体瞪羚总体数量的96.15%。其中,分布于电子信息领域的瞪羚企业数量最多,共1271家,占总体瞪羚数量的44.49%,在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高技术服务、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等领域,也有较多分布。

瞪羚企业科技投入成果丰富。2017年,瞪羚企业科技活动投入强度达到6.98%,科技活动人员占比达32.38%;有1841家申请专利,共59635件;共授权专利数量24838件,拥有有效专利数量97119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33747件,占全部申请专利的56.6%。

孵化器和加速器在培育瞪羚企业中发挥推动作用。截止2017年底,入驻或毕业于孵化器或加速器的瞪羚企业共有535家,其中,有267家瞪羚企业已从孵化器及加速器中毕业,268家瞪羚企业在孵。

优秀瞪羚企业成长为独角兽企业。本期报告中共有24家独角兽企业来自于瞪羚企业。24家独角兽企业2017年营业收入平均水平为高新区瞪羚企业的4.6倍,平均雇员数量为高新区瞪羚企业的3.7倍。

更多的高新区出台瞪羚培育计划,并开始探索梯度培育。随着瞪羚企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增效作用的显现,出台瞪羚培育计划的高新区数量不断增多;同时部分地区将瞪羚企业培育升级到省级层面,并开始探索和建立“创业—瞪羚—独角兽”的新经济企业全链条成长的支持体系。

研究成果进一步表明,瞪羚企业是新经济的典型代表,是双创升级成效的重要体现,是“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 和引领带动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