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制造业创新中心

  • 中国科技财富
  • 2016-05-06

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过去是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企业技术中心(研究院)云云,乃至各类创新园、园中园、专业园等等;“十二五”期间产业技术研究院很唬人,但大都做的不怎么样;进入“十三五”又冒出了个“制造业创新中心”。究竟制造业创新中心如何建设发展,创新链上最薄弱的一环到底如何打通,我们拭目以待。

究竟什么是制造业创新中心? 

在“中国制造2025”中有个词叫 做“制造业创新中心”。我想它既不 单纯是过去的共性技术研发组织、产 业技术研究院,又不是单纯的产业技 术联盟,更不是“政产学研金介用”多 位一体的虚拟创新网络。在整个“制 造业创新中心”的概念中,所谓“制造 业”说的就是产业为本体、产业为导 向、企业为主体;所谓“创新”,就是说不是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或者企业 单纯的技术创新,而是经济学意义上 的,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组 织创新、业态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等, 把先进的技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 力和财富;而所谓“中心”,就是从创 新生态到产业生态的中枢与制高点。

从这个意义上,制造业创新中心应该是以产业为导向,以“政产学研 金介用”等各类创新主体为创新生 态,以产业技术联盟等枢纽组织为组织形式,将行业共性技术加快产业化应用为己任的产业创新共同体。说白了,制造业创新中心,就是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在政府引导下,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以高校院所为支撑,以中介服务机构为保障,通过战略联盟等组织形式,推动产业共性技术攻关及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构成产业转型升级的引擎、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源头,打破创新链最薄弱的一 环。

目前,很多地方都在搞类似于制 造业创新中心的东西,似乎都没有超 越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联盟、协同创新产业园等等的范畴,核心问题在于并没有把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本质、内涵、规律、运作机制等有准确的认识。

为什么很多创新平台都搞得很臭? 

之前调研过很多城市和园区,很多时候他们都会有这么一个疑问,为 什么我们一个城市或园区,花了很大的力气,引进了不少科研院所、创新平台,甚至是国家级、国家队的,但几 年下来都没有真正地发挥出预期的或者约定的作用,而整个创新平台体系、创新环境也没有发酵。我想这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或者说四个环节的问题: 

一是源头上的,即是否满足当地产业发展需求。也就是说,你所引进的机构、搭建的平台,是否是根据地 方、园区的产业需求相契合,是否是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聚合哪些创新资源及产业要素、搭建哪些平台, 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或者机会主义的引进,或者为了引进而引进,为了国家级而国家级。这其中,只有立足本地产业基础,更准确地说是区域个性,去营造创新生态,才能逐步形成更加垂直、更加鲜明的产业生态, 才能够让平台载体扎根、进而发酵。

二是灵魂上的,也就是人的因素得以最大发挥。确定了引进什么样的机构、搭建什么样的平台之后,最重要的就是由一个什么样的人来去 做。很多时候,这一点往往被忽略掉了。这种人一般不是半路出家的、招摇撞骗的、想来当官的、书呆子类型的、除了有钱什么都没有的,而是能够站在产业发展高度,能够准确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及趋势,能够充分调动、配置各方面政策资源、创新资源、产业资源、服务资源的,用做事业的方式做产业的领袖。没有这样的人,或者整个制度安排是由什么级别的人去做,基本上都是往死里做。

三是制度上的,即人这一核心背后的制度安排。这个制度,主要说的是现代科研、创新机构的制度。核心是对这个产业组织者及其团队的激 励机制、保障机制、发展机制等方面相应的制度安排。没有好的制度,拥有再好的产业组织者及创新团队,也都不会长久。这其中,很多事业单位一般都搞不好这些平台载体,主要原因是不但难以出现产业组织者人才,还难以形成足够的、必要的制度安排。

四是环境上的,也就是政府提供的政策环境。核心是哪些该支持,哪些不该支持;不同发展阶段该不该支 持、该如何支持、支持多少等等。很多时候,陷入该支持的不支持,不该 支持的支持。而应该是,纯公共产品属性的加大支持强度,准公共产品属性的优先支持,类公共产品属性的或市场化的引导足以。前期多支持,中期逐步减少,未来要形成自生的造血机制。

制造业创新中心的追本溯源

应该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后,各国各地区更加重视创新工作,尤其是注重创新平台搭建。从那个时候,最时髦的就是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内主要学习的是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德国弗朗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学会、美国半导体制造技术研究联合体等。有的地方甚至要一口气搞16个产业技术研究院,当然由于学了皮毛但没学到精髓,基本上都搞得不怎么样或者很臭。而这个过程中,美国奥巴马政府在“再工业化”和“重振美国制造业”战略实施过程中,着眼整合政府、学术界、产业界资源要素,提出构建全国先进制造业创新网络,以“确保新一轮产业革命发生在美国”。我们“制造业2025”所提的“制 造业创新中心”,基本上就是从中找到触动和感觉的。

美国的“全国制造业创新研究网络”主要面向企业、大学、社会,提出由联邦政府出资10亿美元,在10年内创建15个(后增加预算增至45个) 制造业创新研究所(IMI)。IMI是以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为蓝本,美国将建立15个独特的研究所作为区域制造业创新中心。每个创新制造研 究所将由一个非盈利性组织独立运行,组成公私伙伴关系,旨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促进产业界、大学和政府机构之间的合作投资。其活动包括应用研究和示范项目,以减少商业化新技术的成本和风险。其目标是开发、展示和商业化国内生产的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及为提升国内制造能力培训各种技能水平的制造业工人。

IMI的合作伙伴包括企业、大学、科技实验室、非营利组织、联邦政府、州及地方政府等。原则上,每个制造业创新研究所得到联邦政府资助7000万美元以上,非联邦政府及其他机构以大于1:1的比率提供配套资金。在初期,以联邦政府资金投入为主,两三年后逐渐减少,研究所的私人部门资金增多;5至7年创新研究所通过会员费、收费服务、合同研究、产品试制等方式获得收入,逐步实现自负盈亏。每个制造业创新研究所成立一个独立的董事会,核心企业、高校等领导人担任董事会成员。董事长往往由关键企业领导人担任,负责研究所的运营,是一个区域制造业创新中心。其研发推广活动集中于某一种前沿性技术或流程,注重技术优势与产业优势的无缝对接,建立一个产业集群,共享关键设备和基础设施,并进行职业培训和提高员工技能。

从以上的案例中,我们能够进一步看到,IMI成功的关键因素有这么几点:一是非盈利的机构性质,不仅有利于政府予以财政资助,还有利于确保机构在产业中的独立性及公信力;二是以应用研究、产业化示范为主间或人才培养、社会投资等的功能定位,不仅能够打破创新链上最薄弱的一环,还能向产业输送最关键的创新资源——人才;三是企业化的组织运行方式,更加符合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更有利于创新资源的高效循环及配置;四是前期政府为主以后逐步减少的投入机制,不但符合公共财政培育市场的宗旨和规律,也符合现代科研、创新机构的发展规律;五是自我造血的发展机制,这证明了一点,一 个一直需要政府输血的创新平台都是伪命题。

如何做好制造业创新中心? 

结合以上的分析与阐述,我想目前各地区搞的制造业创新中心,或者类似的产业创新平台,应该在如下方面达成共识:

一是优化顶层设计。它的运作主体应该是一个社会企业,而非政府机构、事业单位或者完全的盈利企业。坚持政府引导的企业化运作机制,用商业手段解决创新市场失灵的问题,做一个非盈利却能够盈利的社会企业,而不是政府的吸血虫。它不是政府的、高校院所的、事业单位的 本身或者延伸,而是一个能够为行业提供共性技术、公共服务的社会机构。再一点,它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生态,而不受哪个企业、哪个机构、哪个利益集团所左右,而是对整个行业发展负责,并且在空间上专业集聚、生态扎堆。

二是明确功能定位。作为产业创新共同体,尽管功能是多方面的,但又不是手脚太长的。一般而言,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创业孵化、技术服务、人才集聚、科技金融等是需要的,而后端的产业化一般较少。目前,很多地方往往是结合不同的行业特点、区域实际,具有不同的内涵、功能及其表现形式。但无一例外的是,将产业链、创新链、资本连、服务链有机结合、互联互通,从产业生态到创新生态中来,从创新生态到产业生态中去。

三是优化运行机制。这个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发展机制、决策机制、投入机制、激励机制、技术转移机制等方面。在发展机制上,一般是强调开放合作,主要是政、产、学、研、金、介、用多方共建,越开放越创新,越创新越开放。这其中,政府不要觉得给予财政支持了,有点不舍得、不甘心、不放心的感觉,而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体制机制去做。在决策机制上,一般包括治理层面的和项目层面的,核心是董事会/理事会与管理层、不同部门、项目层纵向的领导、决策、管理、执行等方面的关系。一旦是政府机构、事业单位或者国有企业式的运作机制,这个创新平台的宿命往往是越往后搞得越庸俗化发展、没有生机和活力。在投入机制上,主要是各创新主体怎么投、投多少,尤其是政府机构在不同发展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投人多少。无论是上述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的,以及大家所了解的台湾工研院所接受的外部环境,就是很高的借鉴。在激励机制上,主要包括对管理层、项目层在管理、科研经费、成果转化、产业化等方面的激励,有些是政策层面的问题,有些是体制机制的问题。美国在这方面,主要是针对科研、创新人员利用财政资金研发创新所产生的知识产权、技术成果的各类产权的相应制度安排,已经非常成熟了,国内目前也在逐步试点和放开。在盈利机制上,核心问题到底是靠财政资助、横向课题收支、成果转化、社会资本等方式,还是其他的形式、有何主次。从目前成功的案例来看,这些虽然都是需要的形式或方式,但在发展时序、发展阶段上各有侧重。再就是技术转移机制,到底是 成果转移转化、专利技术交易、技术服务、专利技术作价入股、还是科研人员独立创业等。最直接的当属科技人员创业,在研发和产业化愈发难 以隔离的今天,“技术跟着人走”已成为技术转移最大的、最需要、最有可能成功的实现形式。

——本文发表于2016年第4期《中国科技财富》“创新纪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