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关于和平研究的两个新观点

  • 长城战略咨询
  • 2023-11-16

1991年11月11日学术讨论会由中国未来研究会科学与和平专业委员会(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编委会、湖南出版社、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联合召开,会议主题是“科技发展与世界新格局”。全国各地8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就科学技术在综合国力较量中的地位、中国在未来格局中的作用、军转民对裁军的意义、科学与和平的关系、东方和平主义的现代意义、世界热点问题与新格局的关系等进行了讨论。我发言的题目是《关于和平研究的两个新观点》。

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人们对和平研究日益关注,现在介绍国外的两个和平研究的新观点并简要谈谈我的看法。

1、民主国家无战争。美国纽约物理学史中心主任S·维尔特最近将他的研究重点转向了和平研究,这是因为他提出了一个比较惊世骇俗的新观点:民主国家无战争。目前,他正在孜孜不倦地研究希腊民主制以来民主国家卷入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他至今仍然没有发现任何一场战争是在两个民主国家之间展开的。

维尔特提出了一个十分有意义的历史现象。“民主国家无战争”这一现象的提出其意义不仅在于历史,而且对战争理论与社会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因为,在对这一论断提出进行历史考察与验证的同时,更应加强理性的理论分析。

民主制度无疑是人类理性的产物,结构性暴力乃是战争与冲突之源。民主制度的成熟为消除各国国内结构性暴力提供了最有效的方法,同样民主制度也为理性地决策对外关系提供了可能。可以说和平是双方理性的选择,而战争只有一方即可发起。当然,民主国家无战争也与彼此容易找到共同语言有关系。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在世界新格局的形成之中,各国国内的民主化与世界政治的民主化是21世纪和平的根本保证。

2、人类的历史是和平史。近几年笔者参加了国际鲍庭(Boulding)研究计划,这个以互寄论文方式开展的研究计划,其主题是和平史的研究,这个计划对加强人类自身的信心是极富价值的。

最近几十年,人类对自身历史研究的视野大大拓宽了,从政治精英史到平民史是其明显的标志,但战争与和平的历史一直被惊心动魄的战争史所垄断。在许多历史学家笔下,人类的历史被写成了战争史。根据反身性原理,人类的战争史观大大加强了战争在人类生活中的合法性,削弱了人类对和平的信心。

K·E·鲍庭提出了“广泛的和平”(inclusive peace)这一概念,他认为一切与战争无关的人类活动都可称为“广泛的和平”,其中包括:产业、商业、艺术、教育等等。他认为用这—观点来看人类史,只有10—15%的活动与战争及战争准备有关,有85-90%的人类活动是与战争无关的,即属于“广泛的和平”。

鲍庭的和平史无疑是理论界乐观主义的代表作,在2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乐观主义与理想主义一样,对恢复人类的信心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本文发表于《未来与发展》199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