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交易市场分析与展望

  • 长城战略咨询
  • 2009-04-02

         中国碳交易市场是世界碳交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减排成本较低、减排潜力大、国家鼓励发展清洁能源的政策环境好;同时中国具有经济发展潜力大、项目执行力强等优势,这些优势使得中国在碳交易领域拥有很强的竞争力。中国参与的交易机制是清洁发展机制(CDM),中国目前的市场规模和市场潜力也都是针对CDM交易机制而言。

中国碳交易市场现状

         市场总量大。根据2007年5月22日最新统计的结果(来源UNFCCC),我国注册CDM项目比重已经上升到12.3%,相比前几年有了很大提高,年均核定减排量仍然占据44.4%的份额,在CDM市场地位稳固。2006年国家发改委批准项目237个;2007年截至5月10日国家发改委批准项目197个,其中在京都议定书CDM执行理事会(EB)注册的项目达76个,签发核证减排量(CERs)的项目有10个。

         项目保持持续增长。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中国具有每年减排1-2亿吨二氧化碳的潜力,可为全球提供一半以上的CDM项目。2006年中国二氧化碳交易的速度明显加快,目前在联合国注册成功的项目中,中国年减排量已经达到465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CO2e),超过总注册成功减排量的 40%。中国在京都议定书执行理事会注册的项目数量排名第四位,位于印度、巴西和墨西哥之后,但是不同于其他地区CDM项目的起伏状态,中国CDM一直处于持续稳定的上升状态。

         项目规模普遍较大。从注册成功的CDM项目来看,截至2007年5月22日,中国注册项目数占所有国家注册成功项目总数的12.31%,但实现的核证减排量比重为44.4%,可见项目规模相对较大。2006年前3季度的CDM市场上,中国、印度、巴西和非洲的平均单笔交易规模分别是39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16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1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和9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从具体项目来看,新日铁和三菱商事联手与山东东岳化工达成减排协议,该项目CO2减排量达1000万吨,为CDM市场上单笔交易额最大的项目。

         我国的CDM项目集中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类以及HFC23领域。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已经注册成功的CDM项目中,大部分项目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类项目,包括风电、水电、生物质能、天然气发电项目等。风电项目15个,水电项目7个。但是核证减排量最多的项目主要以化工企业的HFC23减排量为主,经核证的减排量(CERs)达43.18 Mt-CO2/a,占中国总的核证减排量的93.81%。目前全球CDM市场上共有10个HFC23项目,中国就有6个,所产生的核证减排量占全球总核证减排量的41.27%。中国注册成功的CDM项目中属于优先领域[根据《中国CDM优先领域行业概览及部分项目信息》手册的相关规定。]的项目有25个,产生的核证减排量占中国总核证减排量的6.14%,剩下的93.86%的核证减排量来自于非优先领域。

中国碳交易市场影响因素

         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迅速,但是总体来看我国碳交易市场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影响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因素表现在多个方面,总体来看,有利因素主要表现在:

         ⑴ 中国处于工业结构转型期,产业发展越来越重视节能环保的要求。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的发展时期内,承接了很多发达国家转移项目,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工业结构开始转型,逐渐淘汰产能落后工业企业,运用新技术,大力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得我国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⑵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减排成本相对较低。发达国家工业集约化程度高、生产工艺高、技术先进、生产过程中能耗较低,因此减排所需要的成本较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工业能耗高、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在中国达到减排要比发达国家节省很多资金,现行的技术转移就可以使得一些中国企业达到大量减排。

         ⑶中国能源结构以火电为主,可改造空间大,节能类项目开发潜力大。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煤炭消费国,煤炭在国民能源消费中占据了重要比重。2001-2005年的统计数据表明,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一直占据68%左右的份额。目前中国用于发电、发热的煤炭消费部分占全部煤炭消费量的80%左右,而我国水、风、核能等清洁能源所占份额较小。短期内清洁能源的发展满足不了我国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以火电为主的能源结构虽然给我国减排带来一定压力,但是结合CDM项目的实施,运用新技术改善火电实现节能减排是大有可为的。

         ⑷中国政府在促进CDM运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到有力的引导作用。国家发改委是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国家主管机构,国家成立了CDM办公室,由中央15个部委院局组成,挂靠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负责研究、制定和指导全国开展CDM项目。2007年3月,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科技部等投资170万美元开发的“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开发合作项目”在北京启动,在12个试点省份建立清洁发展机制技术服务中心,帮助当地企业从发达国家获取“碳融资”;2007年4月由财政部牵头、七部委共同运作的“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CDM基金)”,获国务院批准正式开始运营。

         ⑸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大。中国经济保持高速稳定发展,2003—2006中国经济连续四年增长速度超过10%。中国经济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资金涌入我国,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这些企业可以得到较高的回报率,中国经济的稳定性也保障了投资者的投资安全。中国持续稳定增长的经济是吸引外资的有力保障,碳基金、从事碳交易的各类企业都是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进入中国的。

         我国碳交易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因素,表现在:

         ⑴ 中国碳交易市场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体制。中国碳交易依然处于交易市场的初级阶段,虽然拥有政府主管部门对项目进行审批管理,但是整体上中国在碳交易市场仍然属于被动地位。参与碳交易的公司和企业仍处于无序和混乱状态,没有统一的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在碳交易中的话语权。

         ⑵ 企业和一些政府部门仍然对CDM认识不清。CDM在国内发展迅速,很多企业开始关注碳交易,一些专门的碳交易公司也发展起来,各地政府也都注意到了CDM带来的效益。CDM在国内迅速发展使得更多的企业和相关机构想要参与进来,但是普遍仍然对CDM缺乏足够的了解,对于注册、审批流程缺乏足够的认识。CDM项目注册复杂性和前期投入较高也使得一些企业不愿意做前期工作,在交易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交易价格低,既损害了项目投资者本身的利益,也扰乱了CDM市场正常发展的秩序。

         ⑶ 中国在碳交易市场上不能控制价格,缺乏市场主导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碳交易市场仍然是买方市场。排放贸易(ET)和联合履行机制(JI)这两种发达国家之间的碳交易机制占据了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在碳交易中处于被动的地位,虽然可以通过CDM参与到碳交易中,但大部分都是通过一些“中间商”,没有真正参与到碳交易的核心部分。

中国碳交易前景预测

         世界银行估计2008-2012年将要减排50-5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一半由国内完成,另一半约25亿吨则需要通过灵活减排机制完成。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在这25亿吨减排量中,每年通过CDM渠道合作的减排量在2-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而截至2007年2月,已经在联合国注册成功的项目的核证减排量只有1.13亿吨/年,缺口仍然很大。中国作为目前CDM项目市场的主要卖方国家,碳交易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大。

         中国CDM项目可开发潜力大,预计仅节能领域年减排潜力高达1.65亿吨CO2e。由于我国能源消费量大、利用效率落后国际先进水平大约10%左右,因而节能潜力巨大。对《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十大节能工程中的六大项工程进行大致估算,其CDM年减排潜力高达1.65亿吨CO2e[参考:清洁发展机制 (CDM) 简介,清华大学核能和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所]。

         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节煤潜力约7,000万吨。以技术改造或替代现有中小燃煤锅炉(窑炉),使燃煤工业锅炉效率提高5个百分点,节煤2,500万吨。燃煤窑炉效率提高2个百分点,节煤1,000万吨。这就意味着大约高达6,600万吨CO2当量(CO2e)的减排潜力。
区域热电联产工程。“十一五”期间新增供暖热电联产机组4,000万千瓦,年节能3,500万吨标准煤,意味着大约高达9,000万吨CO2e的减排潜力。

         余热余压利用工程。在钢铁联合企业实施干法熄焦、高炉炉顶压差发电、全高炉煤气发电改造以及转炉煤气回收利用,形成年节能266万吨标准煤。在日产2,000吨以上水泥生产线每年建设中低温余热发电装置30套,形成年节能300万吨标准煤,意味着1,500万吨CO2e的减排潜力。

         电机系统节能工程。重点推广高效节能电动机、稀土永磁电动机;实施高效节能风机、水泵、压缩机系统优化改造;推广变频调速、自动化系统控制技术,使运行效率提高2个百分点,年节电200亿千瓦时。相当于1,600万吨CO2e的减排潜力。

         建筑节能工程。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严格执行节能50%的标准,加快供热体制改革,加大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力度等,可节能5,000万吨标准煤,相当于1.3亿吨CO2e的减排潜力。

         绿色照明工程。重点在公用设施、宾馆、商厦、写字楼、体育场馆、居民住户中推广高效节电照明系统、稀土三基色荧光灯,对高效照明电器产品生产装配线进行自动化改造,可节电290亿千瓦时,相当于2,300万吨CO2e的减排潜力。

         从项目规模上看,大型和超大型项目竞争力强,提供的碳减排量大,可开发潜力大。碳减排潜力低于10,000 tCO2/a的小型CDM项目数量很可观,但是相比大型CDM项目而言,其交易成本占总项目成本的比率就显得很高(表2-6),小项目在经济上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CDM项目发展随着第二次减排期的到来,将面临低价格竞争阶段。2008年-2012年是新一轮的减排期,CDM项目注册时间较长,为了在减排期内得到更多的碳减排量,2007年CDM项目将达到一个注册高峰(2008年后注册的在减排期内难以产生足够的减排量)。伴随这一势头,我国CDM项目注册数也将持续增长。2008年减排期到来后,由于世界各国关于新一期减排目标的谈判没有完成,部分企业投资热情将减少,同时俄罗斯、乌克兰等东欧发展中国家加入碳市场角逐,全球CDM市场将受到一定程度冲击,碳交易市场可能因此陷入低价格竞争。

         中国在未来碳市场上面临着交易机制的变化,碳交易所的建立使中国有望参与碳价的制定。2008年6月13日,荷兰环境评估局发布的报告称,中国2007年成为全球首位碳排放国家,比美国高出14%,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排放额度将继续扩大;同时工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经调整趋于合理,也将使得我国面临减排成本上的劣势;发达国家也将对我国施加减排压力。因此我国可能会成为承担减排义务的国家,届时 ET和JI将成为我国碳交易贸易的主要形式,交易方式的改变将改变中国在碳交易市场中的角色。在我国建立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完善各种金融体系,中国将逐渐参与国际市场碳价的制定;同时,中国应该逐渐有意识的向“低碳经济”转变,从根本上解决碳排放对环境带来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