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管理的一般原理

  • 长城战略咨询
  • 2011-08-12

——思路、基础、内容、特点与方法

[摘要]企业科技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新技术企业的做强做大,促进着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支撑着高技术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针对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管理薄弱的现状,本文试图从“一个思路、四大基础、两块内容、四项特点、六个方法”的分析框架,研究企业科技管理的一般原理,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及其科技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及经验借鉴。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 科技管理 科技管理原理

      科技管理是高新技术企业职能管理的重要方面,直接影响着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产业化实施水平,对高新技术企业的长期发展乃至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尚未建立起成熟的科技管理体系及相应的运行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及驱动作用。本文通过对科技管理基本思路、基础、内容、特点与方法的探讨,试图初步总结和归纳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管理的一般原理。

1 企业科技管理的一般思路

      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管理方面处于碎片化、随机性的管理方式,如尚未建立定位明确、权责分明的职能部门,与科技管理相关的一系列发展机制、投入机制、资源配置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保障机制等尚未建立,项目实施的一系列流程及组织方式往往受国家项目计划的牵引而缺乏主动性。这种管理方式不但难以从流程的层面优化科技管理布局,在职能层面都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在落实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主体以及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力量。在此背景下,高新技术企业需要从战略高度重视科技管理方面的人员配置、职能建设及管理运作,通过建立以制度化、体系化为核心的科技管理布局及完整、专业的科技管理解决方案——系列化的制度安排、流程设计及技术支撑,以项目管理为主要管理模式与组织实施方式,对内强化技术管理、科研项目管理、知识产权管理、认证管理、标准化管理、工艺管理、档案管理、计量管理、情报管理等职能管理以提高企业的科技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对外争取国家相应的政策与资金以实现企业发展与国家政策导向相结合、达到名利双收的目的。

2 企业科技管理的一般基础

      作为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企业科技管理的一般基础包括:资源基础、技术基础、制度基础及组织基础等四个方面。其中,资源基础涉及了科技管理的主体,技术基础涉及了科技管理的客体,而制度基础及组织基础涉及了科技管理的中介——科技管理的方式或方法。

      2.1 资源基础:高管精力倾斜与高度重视+专人管理+多方面投入

      投入多少资源、用什么样的人员配置来做等问题决定着企业科技管理在企业营运过程中的战略位置、管理水平及服务绩效。更进一步说,高管牵头、专人管理及充足的经费投入是企业科技管理良性运行的先导及保障:高管对科技管理的管理精力投入及高度重视是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这从根本上决定着科技管理的目标、方向、要求、力度、投入与绩效;专人管理是保证企业科技战略顺利实施、高管意图有效执行的制度保障,而企业科技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准则直接影响着企业科技管理的效率,需要掌握当前科技管理的规律、技术与方法;而科研经费投入、各职能部门的配合、政府公关及相关社会关系网络的投入都是在科技管理运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投入。

      2.2 技术基础:对企业科技资源及其达到的水平的认知及梳理

       对企业科技资源,尤其是技术资源基本情况的掌握及发展问题的认识是进一步分析管理矛盾、确定发展目标、设计解决方案的基础。更进一步来讲,只有深入了解公司的科技资源,才能据此做出恰当的科技管理决策与行动,而这些科技资源所达到的程度与水平将直接影响到科技管理的水平与范围。这些科技资源包括:科技创新团队及研发能力、实验室或技术中心建设水平、科研经费的投入、技术创新战略与技术创新活动、知识产权、掌握的关键技术或核心技术、与国家政策或地方扶持导向的吻合性、同行业中的地位及影响、技术委员会及其社会网络关系等等。

      2.3制度基础:形成制度化、体系化的科技管理布局与解决方案

      科技管理制度即是科技管理主体改造科技管理客体一系列机制、策略及方法的总和,构成了企业科技管理的结构与整体布局。这种布局的主要内容包括有关科技管理的工作流程、工作标准、激励与约束机制、组织与协调机制。之所以制度化,是因为只有通过制度才能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规范化的工作标准,同时为科技管理、技术创新建立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为过程管理中明确项目的组织、协调与分配机制。之所以体系化,一方面是因为科技管理不仅仅是对项目运作过程中的计划、实施、跟踪、检查等过程管理,还要强化事后的总结与评价,建立起相应工作的知识管理体系或工作平台,以后更好的积累、传承与借鉴;另一方面是因为科技管理工作涉及企业内外部的多个部门,需要探讨出实现“人、财、物”与“权、责、利”相统一的解决方案。

      2.4 组织基础:形成以项目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及组织实施方式

      当前,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以及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牵引力,我国相当一部分高科技公司、科研机构对科技管理采用了以项目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与组织实施机制。在这种管理在模式中,在既定的科技管理布局及其解决方案下,对某一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采用项目管理的技术与方法展开计划、评估、控制工作活动,以便于按时、按预算、依据规范达到理想的效果。同时,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一般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各职能部门及相关人员将予以协同合作。另外,这种模式将积极的配合企业或科研院所的项目申报管理以及后续的产业化实施。

3 企业科技管理的一般内容

      如下两部分内容是科技管理狭义的内容,它们区别于上述的科技管理布局、科技管理方案设计等层面,强调“做”而非“怎么做”,而广义上科技管理还包括科技管理布局或解决方案设计。同时,这两部分内容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前一部分许多时候是后一部分的延续,而后一部分的进一步提高依赖于前一部分所达到的水平。

      3.1企业内部的科技管理

      我们将在企业内部组织资源、协调矛盾等科技管理内容归结为企业内部的科技管理。从细分的职能来讲,这种科技管理的主要内容及目的如下:通过强化技术管理、科研项目管理、知识产权管理、认证管理、标准化管理、工艺管理、档案管理、计量管理、情报管理等职能管理以提高企业的科技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内部的科技管理直接服务于公司内部的科技管理活动,更多的面向的是项目的实施、控制层面。

      3.2 企业外部的科技管理

      我们将在企业外部组织资源、协调矛盾等科技管理内容归结为企业外部的科技管理。从细分的职能来讲,这种科技管理的主要内容及目的如下:通过争取国家相应的政策与资金以实现企业的发展与国家政策导向相结合、达到名利双收的目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外部的科技管理间接服务于公司内部的科技管理活动,更多的涉及的了项目的竞争性或非竞争性的获取、立项、资助、验收、评定等层面。

4 企业科技管理的一般特点

      企业科技管理相对于其他职能,在工作位置、工作方法、工作方式、工作目的上有一定的差异,并呈现出如下基本特点:从工作位置上来看,科技管理具有战略性与全局性的特点;从工作方法上来看,科技管理具有清晰性与复杂性的特点;工作方式上来看,科技管理具有职能性与沟通性的特点;工作目的上来看,科技管理具有管理性与利益性的特点。

      4.1 工作位置上的战略性与全局性

      科技管理对于任何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国家重点扶持领域、竞争较充分的行业的企业是十分重要的。首先,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管理的战略甚至就是这个企业的本身的战略或最核心的战略,如科研战略规划、科技管理设计、战略技术情报搜索与分析等对公司的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水平将起到关键性作用。其次,对国家政策的研究与申报可为公司拿到相应的资金或搭建高层次的研发平台,全面促进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再次,项目研发是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环节,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项目实施的效率、效果与效益。最后,科技管理工作是一项统筹性的工作,需要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与调度。

      4.2 工作方法上的清晰性与复杂性

      尽管不同的企业的科技管理有不同的内涵,但就通性的“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好”等问题而言,科技管理的方法与思路显然是非常清晰的。然而,由于在具体做的过程中,科技管理在公司的层面、职能部门之间以及外部的政府、企业等方面,涉及“人、财、物”与“权、责、利”的组织、协调与分配,必然存在一定的复杂性。 尤其在当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尚未建立以流程管理为核心、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的科技管理体系,为科技管理人员增加了一定的管理难度。

      4.3 工作方式上的职能性与沟通性

      科技管理在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已逐步成为独立的职能部门,同时也进一步分化出多项子职能或细分职能(如上述所述)。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与科技管理人员打交道的多是科技人员,如果强化行政式管理很容易制造矛盾或事倍功半;而且科技管理更多的强调多个平行部门组织协同式项目管理,因而本着职能管理的心态及积极地沟通态度是必要的。

      4.4 工作目的上的管理性与利益性

      不同的科技管理内容在具体的工作目的上有不同的侧重。对科技管理的布局及方案设计与上文所指的“企业内部的科技管理”具有较强的管理性,而上文所指的“企业外部的科技管理”则具有较强的利益性。

5 企业科技管理的一般方法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科技管理的核心优化科技管理布局设计,需深入研究国家政策及企业科技管理矛盾,并以体系化的制度理清科技管理的矛盾;重点是在科技管理实践中,以充分的沟通加强组织协调,形成敏感的工作意识与良好的工作习惯;另外,要注重外部导向内部与内部促进外部有机结合,并不断总结和探索以便积累、传承和创新。

      5.1 深入研究企业科技管理矛盾及国家政策

      随着我国高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以及国家对高技术产业引导力度、支撑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内外部管理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与特点。对于科技管理工作,只有深入调查科技活动中的矛盾,才能更好的建立科技管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及部门间的协同运作机制,以便促进企业的创新能力的建设与提高;同时,对国家政策的掌握与理解是科技管理的必备要素,否则争取国家的政策与资金及将企业的发展与国家政策导向相结合是不切实际的。另外,在科技管理的实践中,这两方面应该相互结合。

      5.2 依托体系化的制度理清科技管理的矛盾

      为进一步优化科技管理的结构及整体布局,高新技术企业需进一步强化科技管理部门的建设,建立以流程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通过一整套的科技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建立健全科技管理与技术创新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探讨企业内部各部门协同合作的实际运作机制,在既定的管理布局及其解决方案下展开相应的科技管理工作,提升应对科技管理环境变化、内外部发展矛盾的能力。

      5.2 在组织协调过程中进一步强化沟通作用

      科技管理在企业内、外部需要多方的横向、纵向的沟通与交流,不同的项目又具有不同的特点及工作内容。因而作为科技管理的组织部门或工作人员需要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加强项目的组织与协调。同时,结合高新技术企业相对扁平化的管理结构,科技管理人员需淡化管理的思维方式,确立加强服务的工作理念。

      5.3 形成敏感的工作意识与良好的工作习惯

      企业科技管理,尤其是制度设计、项目分析、政府公关及项目实施中的组织与协调都需要不同的工作意识与工作习惯,这种工作意识与工作习惯,比如说如何设计更好的制度结构、如何提高项目申报材料的水准、如何与政府机构及专家或内部人员沟通交流等,将直接决定着工作的效率、效果与效益。因而,针对不同的工作内容需要形成相应的、敏感的工作意识与良好的工作习惯。

      5.4 外部导向内部与内部促进外部有机结合

      尽管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管理有倾向于内部的工作内容,也有倾向于外部的工作内容,但两者在工作方法上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据此,我们可以采用涉外科技管理导向内部科技管理、内部科技管理积极支撑涉外科技管理的工作方法。

      5.6 不断总结和探索以便积累、传承和创新

      科技管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涉及的面比较广,具有较高的全局性与战略性。一方面,因涉及的内容多,需要不断地总结与归纳,形成对常用知识、工作方法、工作范畴、工作手册的积累以便于传承。另一方面,现有的科技管理书籍或理论大都脱离企业管理的实际或跟不上企业科技管理的需要,所以对科技管理要不断地总结规律,展开切实地探索与创新。

——本文已发表于2011年第7期《科技创新与生产力》”重点关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