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海淀园发力战略性新兴产业

  • 长城战略咨询
  • 2013-01-11

      这里有向世界一流企业赶超的联想,还有占据中文搜索引擎头把交椅的百度、全球最大中文门户网站新浪……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海淀园云集了诸多世界知名的科技创新企业,产业领先优势不断增强。海淀园未来要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其产业发展布局受到各方关注。

  长期研究国内外园区发展的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表示,海淀园未来应该大力发展原创性新兴产业。这一观点得到了北京市海淀区副区长孟景伟的认可,他在“五项工程”中将新兴产业领航工程摆在了首位。

  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孟景伟看来,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海淀园无疑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源地。

  据介绍,经过20多年的创新发展,海淀园研发、转化了一批与世界同步或领先的高科技成果,区域内产生了66项国际标准、590项国家标准。2011年知识产权申报3万件,占北京市的41%;技术交易额1000亿元,占北京市的55%、全国的1/5;2012年2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海淀区域内共获得通用项目91项科技成果,占北京获奖总数的68%、全国的30%。

  王德禄认为,一项技术取得成功,将会产生一个“瞪羚”企业;一批企业围绕某一新兴领域展开以技术路线为核心的产业探索并取得成功,将会出现一批“瞪羚”企业;而一个区域为了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将培育出创新资源集聚、产业分工优化、产业链条完善、企业竞合发展、服务平台完备的新兴产业集群。

  由于海淀园在云计算、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等领域核心技术在全国保持领先,实现了龙芯CPU、曙光超级计算机、甲型H1N1疫苗、激光显示、北斗导航、透水砖、小米科技手机等一大批原创性、国际领先的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目前海淀园内有1万余家科技创新型企业,其中亿元以上企业732家,10亿元以上企业107家。按照新标准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4400家,约占北京市的60%以上;72家企业入选中关村“十百千”企业名录,占北京市的58%;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70%以上的龙头企业位于海淀。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随着一大批科技成果在海淀园涌现,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2011年,海淀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约为2700亿元,约占北京市的65%、全国的1/6,是全国规模最大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产业集群。2005-2010年,海淀电子信息产业总收入从1727亿元增加到4369亿元,占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总收入的比重从4.5%上升到5.6%,形成了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计算机设备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在产业规模持续增长的同时,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孟景伟介绍,近几年,联想在全球个人电脑主流厂商中保持了快速的增长。去年,其市场份额超过了13%,超越戴尔,稳居全球第二。今年第三季度,联想已经取代惠普成为世界头号个人电脑(PC)制造商。

  在传统优势产业稳步提升的同时,海淀园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速发展。2005-2010年,海淀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总收入从216亿元增加到783亿元,年均增速达30%。新技术加速向传统产业渗透,催生出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数字出版、生物育种、工业生物等新兴业态。

  特别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稳定增长。尤其是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新兴领域,海淀园企业在全球这些产业刚兴起时,就在政府的推动下参与了实践。

  威讯紫晶研发了无线传感网收发芯片及网络技术,打破了国际上少数公司的垄断,并取得了多个国际标准;信威通信研发的McWiLL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有效解决了智能电网对无线通信系统的技术需求,成为宽带无线接入国际标准;闪联的IGRS是中国第一个“3C协同产业技术标准”,也是全球3C协同领域首个国际标准;由大唐电信、普天等园区企业为核心制定的TD-SCDMA标准,成为我国第一个电信国际标准……

  统计显示,海淀园企业主导创制了国际标准66项、国家标准590项,技术交易额占全国的1/5,涌现出龙芯CPU、曙光超级计算机、甲型H1N1疫苗等一大批原创性、国际领先的自主创新成果。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孟景伟在“五项工程”中首先提出了新兴产业领航工程,即加快发展导航与位置服务、移动互联网与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集成电路设计、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六大产业领域,构建“5+1”专精特新产业集群。

  新兴产业领航工程的重点任务包括引导企业集聚和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鼓励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组织上下游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建设中关村移动互联网产业基地、云计算产业基地等专精特新产业园,培育一批公共研发测试服务平台,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等。

  为了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问题,海淀园在实施新兴产业领航工程的同时,还将打造北部生态科技新区和中关村科学城两个万亿级的产业聚集带。

  孟景伟介绍,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区(简称“北部地区”)是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点规划建设的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首都实施科技创新、发展高端产业的重要载体,区域面积约226平方公里,规划总建筑规模约4800万平方米。目前,北部地区内的中关村软件园、永丰基地、翠湖科技园等已初具规模,已投入使用的产业空间达210万平方米,入驻了联想、百度、铁科院、甲骨文、IBM等603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实现总收入800亿元。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按照“用地集约、产业集群、设施配套、生态良好、城乡一体”原则,将北部地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总收入过万亿元的科技创新基地,城乡统筹发展的典范地区和生态环境一流的城市发展新区。

  中关村科学城是指中关村大街、知春路和学院路周边区域,总面积约75平方公里。这里是中国科技智力资源最密集、科技条件最雄厚、科研成果最丰富的区域,汇集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一批重点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中央转制院所等上百家国家级科研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以及航天科技、联想集团等6000余家高科技企业。2011年3月,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中关村科学城的若干意见》,明确将中关村科学城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地标。中关村科学城建设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切入点,以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为重要抓手,通过资源优化整合、体制机制创新、城市规划管理创新,进一步激发创新资源活力,将中关村科学城建设成为国家高端人才集聚区、体制机制创新前沿阵地、科技成果转化的辐射源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到2015年,中关村科学城将形成技工贸总收入万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

  对于海淀园在产业发展方面的规划,科技部火炬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认可。但他同时提出,海淀园的土地资源非常紧缺,因此发展产业要在土地集约利用上下功夫。“中关村西区改造就很成功。海淀园未来要把产业链做到高端,提升产业价值,这也正是海淀园的优势所在”。

——本文已发表于2012年12月17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