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国际化发展进入新阶段

  • 长城战略咨询
  • 2014-06-28

      在全球产业竞争加剧带来的产业升级倒逼以及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系列政策密集出台的影响下,近年来,中关村企业国际化发展步伐加速迈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中关村国际化步入了产品国际化、要素国际化和组织国际化的全新阶段。

      得益于美国消费强劲增长和欧洲经济复苏,中关村出口逐渐回暖,产品国际化特征日益凸显。2013年,受美国和欧洲经济复苏的利好影响,中关村示范区实现出口336.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8.5%,增速创示范区获批复以来的新高,占北京市出口总额五成以上,凸显了国际业界对中关村产品和服务的高度认可。

图1 2005-2013年中关村示范区出口总额及占北京市比重情况

      中关村示范区积极拓展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汇聚了众多海外高端智力资源。随着示范区人才特区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关村在硅谷、多伦多、伦敦等地大量设立海外人才联络机构,在集聚国际高端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3年底,中关村人才特区累计共有874人入选“千人计划”,占北京地区入选总数的80%;360余人入选“海聚工程”,占北京地区入选总数的70%以上;留学归国人才数量快速增长,2013年总人数达到1.8万人,是2008年的2倍多,初步形成了“高端引领、带动全局”的人才发展格局。

图2 2008-2013年中关村示范区历年留学归国人员数量(人)

      国际专利申请数量较大,中关村技术出口领域向高端化发展。2012年中关村企业PCT专利申请量1736件,占北京市的64.2%,占国内企业总申请量的12.8%。实现技术或服务出口34.8亿美元,同比增长28.4%,占示范区出口总额的比重提升至13.3%,对示范区整体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31.5%。技术出口领域以软件、通信技术、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航天技术和海洋工程技术等高端为主。

      外商实际投资额保持高水平,外资企业成为示范区发展的重要力量。2012年,中关村示范区吸引外商投资额9.6亿美元,对跨国公司科技巨头的吸引力不断增强,英特尔、微软、IBM、西门子、三星、埃森哲等96家“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的企业在示范区设立子公司或研发机构200余家,外资企业已成为示范区发展的重要力量。2012年纳入统计范围的外资企业(含外商投资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共1671家,贡献了示范区31.2%的收入、37.8%的利润、58.1%的税费和60%的出口总额。

      境外直接投资持续快速增长,海外并购和上市快速升温,中关村企业日益呈现组织国际化特征。截止2012年底,中关村示范区共有296家企业开展境外直接投资,较上年增加108家,境外直接投资额高达331.9亿元,较上年增长了1.1倍,保持快速上升态势。在海外并购方面,2012年示范区海外并购案例数达到14起,涉及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巴西、开曼群岛等国家,较2011年增加5起,热度再次升温。在海外分支机构方面,2012年示范区143家企业在境外设立了457家分支机构,较上年增加186家,表现活跃。在境外上市方面,截止目前,中关村上市公司总数达到237家,其中境外上市91家,占示范区上市企业总数的38.4%。

      逐步完善了国际化政策体系,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一是出台了《中关村管委会实施〈北京市企业人员申办APEC商务旅行卡管理办法〉细则》,为中关村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开展国际商务、学术交流与合作提供便利。二是出台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际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支持示范区内企业、行业协会及产业联盟等相关单位开展国际合作。三是出台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支持企业国际化发展行动计划》,从支持企业协同创新、金融服务、高端人才和技术引进、营造国际化创新创业环境四个方面制定了30条支持条款,支持中关村企业“走出去”。

      示范区国际交流活动日益增多,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重要窗口。中关村示范区积极与国际知名科技园区开展国际合作,分别在美国硅谷、纽约、日本东京、加拿大多伦多、英国伦敦、德国慕尼黑、芬兰赫尔辛基、比利时布鲁塞尔、澳大利亚悉尼等地设立了海外联络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推动了中关村相关机构与国际著名科研机构与知名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为双方企业开辟国际市场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