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苗圃:创业者的“龙门客栈”

  • 长城战略咨询
  • 2015-02-04

——对话北京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

      北京。中关村。车库咖啡。

      咖啡厅的创业者——苏菂,大家都称其“老苏”或者“苏老板”。那场景,就好像电影《龙门客栈》中的掌柜吴宁招呼着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的江湖豪客。

      800平米的咖啡厅里,聚集着熙熙攘攘的年轻人,他们来自天南地北,心怀热切创业梦。他们之中,有海外学成归来的海归,有刚刚走出高校大门的毕业生,有曾经在名企工作、履历漂亮的成熟职业人,也有来此寻找项目的天使投资人……

      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这个刚刚诞生才几年的咖啡厅,以一种迅疾而绚丽的方式迅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先是创业类媒体注意到了它存在的价值,然后是大众媒体对它跟踪解读,后来,《华盛顿邮报》、《每日经济新闻》等域外大牌媒体记者也开始蹲点观察这个新兴事物。

      《华盛顿邮报》的记者很好奇,为什么这里聚集了这么多的年轻人,而且是高科技人才的创业队伍?“中国最值得美国人害怕的事情,是中国人发现了美国的秘密,什么秘密?科技和资本的结合。”这个记者在文章中写道。

      近几年来,创业咖啡、创业论坛、创业社区等各种形式的创业苗圃层出不穷,未来还将有更多表现形式的创业苗圃出现,他们已成为当下中国存在的一种创业生态系统。

      近日,记者带着问题走进一直致力于中国创新创业战略研究的北京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对话该所所长王德禄,与他一起探讨新经济条件下创业苗圃的相关问题。

      记者:近几年来,类似于车库咖啡、创业咖啡、36氪等新型创业“孵化器”正成为无数创业者心中的圣地,您认为创业苗圃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王德禄:近十年来,中国进入了新的经济发展阶段。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阶段出现了新的创业高潮,而这次创业高潮不是到孵化器里去创办一个企业这种模式,而是在创业苗圃里打造创业的想法。这个阶段出现的创业者大部分是借助互联网发展处新的商业模式,梦想实现产业颠覆的创业者。原创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起源于颠覆的想法和商业模式,通过艰苦的试错过程,具有改变世界梦想的创业者才能将想法打磨成大公司的成长基因,并依此而成长。创业苗圃是扶持创业的起点,也是创业者开始创业试错的土壤。
      在新经济中,企业主要经过三个阶段:“创业——瞪羚——大公司”。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以硅谷为代表的创新创业高地,一大批天使投资人逐渐将目光从“初创企业”向前移,上溯至更早的“想法和创意”阶段,将主要精力放在寻找和打磨有颠覆性的创意和想法上,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新经济时代的产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也是硅谷不断出现改变世界的伟大公司的主要原因。因此,随着新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的成长呈现四个阶段“想法——创业——瞪羚——大公司”。这就是创业苗圃出现的内在原因,创业苗圃是和想法阶段相对应的。
      我国已进入实施战略驱动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自主创新、原创的产业需要颠覆性的想法、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创意。为此,创业苗圃这一硅谷的新生事物迅速在中关村和全国出现。
      我们要想学习到硅谷的“真经”,就要将想法作为推进自主创新、培育原创产业的重要着眼点和着力点,扶持有想法的创业试错,支持创业者在想法的基础上,把握最适合的发展机遇,顺应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总之,新经济条件下,“想法”越来越成为决定一个创业企业能否成为伟大公司的关键因素,把“想法到创业”的环节从传统的创业环节细化和独立出来是新经济条件下的必然趋势,充分表现了全社会对“想法”的重要性的认可,而像车库咖啡、创业咖啡、36氪等关注于创业前端的创业苗圃,正是这种从事筛选、验证和培育想法等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新型产业组织。

      记者:您刚才提到车库咖啡、创业咖啡、36氪这类新型产业组织为“创业苗圃”,请您能解释一下其内涵吗? 

      王德禄:目前,对于创业苗圃这一新兴事物的研究仍较为薄弱,学术界和产业界尚未形成明确、统一的定义。长城战略咨询在综合相关研究及创业苗圃在发展中所呈现出的特征的基础上,尝试对其做出如下定义:
      创业苗圃是在新经济条件下聚焦创业孵化前期,专门为创业者提供想法验证、创业计划打磨等服务的新型产业组织,主要通过概念验证、头脑风暴和路演等方式实现其功能,苗圃也是创业者和天使投资对接的平台。

      记者:创业苗圃与我们一般称为的“孵化器”有何区别?

      王德禄:创业苗圃与传统的孵化器既有相似之处,又在服务对象、服务阶段、服务目标、功能实现形式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别。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服务对象不同。孵化器的服务对象是已经正式成立的初创期科技企业,而创业苗圃更多的是服务于有创业计划、胸怀创业梦想的创业者,他们的创业计划往往仍处于创业早期甚至前期,尚未正式注册成为公司。
      第二,所服务的孵化阶段不同。孵化器服务于“孵化期”的小企业,而创业苗圃则服务于“预孵化期”的创业想法,是早期以“孵化器——加速器”为代表的孵化链条向前延伸的产物,是新时期“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中最初的一环,也是最薄弱的一环。
      第三,服务目标不同。孵化器的服务目标是培育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即通过孵育服务,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而创业苗圃的服务目标是发掘、打磨、优化创业计划,即通过反复的打磨让创业想法日趋完善,使想法转化为能够实施创业的项目种子,尤其是要让伟大的想法转化为可落地的项目。
      第四,功能实现途径不同。传统孵化器中的在孵企业大多“各自为政”。随着社交化时代的来临,闭门造车、单打独斗式的创业已经行不通了,于是出现了像车库咖啡、IT茶馆、36氪这类的开放式创业苗圃,帮助创业者通过互动与交流厘清创业想法、组建创业团队,通过头脑风暴、路演打磨创业计划、提炼商业模式,通过整合、链接多方资源为想法拥有者提供全方位的预孵化服务。这些创业苗圃的预孵化是一个系列的、长期跟踪的行为,充当着不断打磨、优化创业者想法的试金石的角色。

      记者:这类创业苗圃,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现状和态势如何?

      王德禄:创业苗圃在中国最早出现于中关村。从中关村出现创新工场、车库咖啡以来,中关村一大批创新型孵化器出现,创业服务业蓬勃发展。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指南》之后,国内各城市高新区纷纷出现创业苗圃。这些创业苗圃以其“新、独、特”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推动着创业想法和天使投资的结合,汇集了大量早期创业项目,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创新创业的热潮。
      从全国范围来看,这种以尚未注册公司的“-1到0岁”科技创业项目为主要服务对象,引导和帮助潜在的创业者将科技创业点子转化为实业创业的预孵化服务模式从出现伊始,就迅速得到广泛推广,北京、深圳、上海、武汉、成都、广州、南京等科技和经济基础较好的城市成为创业苗圃发展最活跃的地区。2010年,创业咖啡馆业态兴起,从北京、杭州、上海、深圳,到武汉、南京、长沙、济南、郑州,创业咖啡馆从一线城市迅速蔓延到各省会城市。截止到2013年9月,全国已有20个省市几百家创业服务咖啡馆开业,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的创业活力。2014年6月12日,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正式开街,汇聚了车库咖啡、3W咖啡、36氪、联想之星、创业家等十余家创业服务机构,街区创业生态体系初具规模,创业服务机构集聚初显端倪。目前,我国已形成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武汉、成都等创业苗圃发展高地。

      记者:您能否简单地介绍一下这几个地方创业苗圃发展的特点?

      王德禄:先说北京。自国务院2009年批复同意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0年同意支持中关村实施“1+6”系列新政策以来,中关村的高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加速聚集,创新创业空前活跃,创新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截至目前,中关村管委会认定了包括创新工场、车库咖啡、3W咖啡、常青藤创业园等18家机构为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这些创新型孵化器本质上就是一批运作模式新、创新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创业苗圃。2011年,仅创新工场、车库咖啡和常青藤创业园3家创业苗圃就孵化了早期项目120个,68个项目获得早期投资、4个被并购,孵化成功率高达60%。这些创业苗圃的出现带动了中关村“创业服务业”的大发展,中关村创业苗圃的创业咖啡等运作模式在全国各地被快速模仿复制,成为我国创业苗圃发展的风向标。
      再说深圳。深圳也是我国创新创业发展的另一高地,即得益于深圳强大的制造业基础,更重要的原因是深圳市各级政府对创新创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深圳自2009年起,已经成功举办5届创新创业大赛,于2012年与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并轨。迄今,该赛事已有8600余家企业或团队参与,促成2000余项项目合作,带动178项超10亿投资。深圳主办的全国性赛事,如今成为科技部的品牌赛事,在全国多个地区开辟分赛区,主要是得益于在深圳开创的大赛模式,寻找优秀项目,加速科技与资金融合的方式,成为政策引导、市场化运作、助力创新创业的范本。2015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考察深圳,首站便是位于深圳华侨城创意园的柴火创客空间。
      上海。早在2005年,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就开始探索建设科技创业苗圃。2009年上半年,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牵头组织全市主要孵化器先行先试开展创业苗圃试点工作,8家孵化器作为试点单位,为拥有创意点子、怀揣创业梦想的人提供为期半年的免费预孵化服务。创业者在科技创业苗圃里测试自己的创业理想,而上海的创业苗圃也在不断摸索调整,寻找符合自身定位的发展道路。截至2012年底,上海市共有科技创业苗圃54个,覆盖14个区县,新入孵创业项目850个,累计入孵项目2462个。
      成都。2010年,成都新津大学生创业苗圃成立,成都市开始了以“高校试点”为主线的创业苗圃建设,目前,已有成都数字新媒体创新孵化基地、电子科技大学创业苗圃、西南交大科技园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8号平台——成都创业沙龙等等18个市级创业苗圃。2014年5月,天府新区成都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简称“天府创新中心”)投入使用,主要为入驻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研发场地、公共技术支撑、投融资、人才培训、技术转移、市场推广、创新创业文化等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服务,扶持对象主要是大学生创业项目,将成为孵化园吸纳入孵企业的重点方向。目前,成都已建成成都数字新媒体创新孵化基地、电子科技大学创业苗圃、西南交大科技园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8号平台——成都创业沙龙等18个市级创业苗圃。
      广州。近年来,广州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创业苗圃成为其打造“华南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抓手,涌现出贝塔咖啡、广州大学生创业苗圃、华南理工大学创新医药“前孵化器”、创新谷等一批创业苗圃。其中,2011年5月成立的广州大学生创业苗圃是由广州市白云区人社局、中国南方人才市场、广州联炬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广东省首个大学生创业苗圃。创新谷是国内首家融技术、产业、资本和服务为一体的国际化、专业化的移动互联网创业苗圃,旨在利用广州优质的互联网产业资源,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打造新一代互联网应用产业的孵化基地,推动移动互联网创新集群,有望成为广州的“硅谷”。
      武汉。武汉是创业苗圃在我国中部的发展高地,依托“光谷创业咖啡”和“青铜计划”形成了“天天有咖啡,周周有路演,月月青桐汇”的浓厚创业氛围。2013年4月,在东湖开发区管委会的支持下,由著名企业家雷军和李儒雄创立的光谷创业咖啡正式开业,光谷创业咖啡采用“创业者和投资者的交流平台+小微孵化+天使投资”的模式,以咖啡厅为载体、以小微孵化器为特色、以天使投资为手段,通过线上和线下支撑平台、天使基金、俱乐部、创业活动和实体连锁店为创业者提供免费提供系列支持服务。成立以来,光谷创业咖啡已举办了包括青桐汇、项目路演、创业门诊等100多场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创业氛围。2013年8月,武汉市政府出台《关于实施“青桐计划”鼓励大学生到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的意见》,针对在校大学生或者毕业5年以内的大学生创业,提出了10条创业支持措施,涵盖了大学生创业的场地、资金、住房保障等方面。“青桐计划”在现有孵化器的基础上设立大学生创业苗圃,首批开放了包括江岸岱家山大学生创业苗圃,青山青年科技创业苗圃等在内的26个大学生创业专区,面积近4万平方米,新入驻创业团队近400个,人数达8529人,还有更多的苗圃正在建设当中。
      除此之外,深圳、宁波、天津等地也积极开展科技创业苗圃建设,涌现出了创新谷、甬港现代创业服务中心、津京互联创业咖啡等一批优秀的创业苗圃。

      记者:您能否为我们预测一下未来创业苗圃的发展趋势?

      王德禄:我国创业苗圃的发展呈现出创办主体多元化、服务形式多样化、服务内容专业化、服务功能集成化和服务空间立体化五大趋势。
      创办主体多元化。除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等传统的投资主体之外,风险投资机构、天使投资人、行业精英,甚至草根创业者、娱乐明星等也成为创业苗圃的创办者,创办主体日趋多元化,并呈现出互相整合、联合创办的态势。例如2014年8月,360手机助手启动蒲公英创业计划,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真格天使投资基金徐小平、著名演员邓超和知名导演俞白眉担任创业导师,通过寻找中国好应用,对安卓应用开发者提供全程资源支持。
      服务形式多样化。创业苗圃服务形式呈现多样化趋势,根据创业者的不同需要,涌现出概念验证实验室、创业社区、创业咖啡馆、创业投资论坛、创业大赛等多种形式,并开始探索创业保险、创业者生活服务等新领域。在创业保险领域,天使汇计划在未来一阶段与众安保险合作推出面向连续创业者的创业保险,旨在通过金融工具打造更好的投资创业生态链,规避创业风险,减轻创业失败压力,目前该创业保险正处于方案讨论与金额精算过程中。在投资项目时购买创业保险的投资人,若其所投项目失败,可获得由保险公司支付的创业团队6个月生活成本,且投资人的投资可折价转化为创业者下一个创业项目的股份。在创业者生活服务领域,为解决创业者的生活困难,车库创始人苏菂着手打造车库咖啡的兄弟品牌“You+”,旨在为创业者提供“居住、生活、社交、办公”一体化服务,第一期位于“北上广”三地全国并网的12座物业已经落地,并将于2015年向创业者开放。
      服务内容专业化。创业苗圃为创业项目提供的服务日趋专业化,例如车库咖啡为创业者提供包括手机测试机、平板电脑测试机、桌面触屏等30多种移动测试设备、远程测试服务器等专业设备。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专门服务业某一产业领域的专业苗圃,例如为互联网创业者提供最新咨询的垂直媒体平台36氪,培育云计算领域创业项目的云基地,服务于知识性服务业领域创业的石谷轻文化产业孵育基地等。
      服务功能集成化。随着对预孵化模式探索的逐渐深入,创业苗圃的功能不断扩展,并趋于集成化。创业苗圃从最初的提供办公空间、投融资或创业信息等单项或几项服务,转变集成多种创业服务形式和资源,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打包服务。例如成立较早的36氪由最初的提供互联网行业信息向投融资平台、线下活动扩展;创业家传媒由创业家杂志向黑马大赛等创业活动和创业培训扩展,并作为“首都科技创新券”的推荐机构为广大创业者提供政策推介服务;而近期成立的光谷创业咖啡、飞马旅等则从创办伊始就已集成了多种预孵化功能。
      服务空间立体化。我国创业苗圃逐渐出现了空间集群与跨区域连锁的态势,服务空间更加立体。在北京、上海等创新高地,创业苗圃日趋集聚。2014年6月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正式开街,大多数机构具有苗圃性质,街区创业生态体系初具规模,创业苗圃集聚初显端倪。创新谷、光谷创业咖啡等规模较大的创业苗圃开始探索“跨区域连锁经营”,向周边区域乃至全国辐射其创新创业资源与预孵化模式。例如创新谷目前已有广州、深圳两家分公司,未来计划在北京、上海等地开设分布;光谷创业咖啡在武汉布局了资本大厦店、金融港店、未来科技城店、生物医药园店、光谷创意产业基地5家连锁店,并计划在未来向湖南、江西、安徽等地扩展;黑马大赛举办三年以来,走遍了全国80余座城市,举办了100余场比赛,78个地区的政府部门/科技园区、480余个行业协会和创业服务机构加入黑马大赛联盟。

——本文发表于2015年第1期《中国高新区》杂志“特别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