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核心区创新发展知识产权服务

  • 长城战略咨询
  • 2015-05-15

      从全国首支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成立,再到搭建国内首个一站式、全天候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服务平台,自2014年起,中关村核心区在知识产权服务领域开展了一系列首创性工作,不仅为知识产权领域改革提供了先行先试的样本,还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知识产权工作起到了引领作用。

创新方式,推动运用

      2014年,海淀区知识产权局在知识产权工作方式上不断创新,成立国内首支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由海淀区出资2000万元作为引导资金,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共同促进知识产权商业化运营。目前,经针对金山、小米、TCL等高科技企业进行了首轮募资,一期共募集资金1亿元。伴随着中关村核心区技术转移与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的建成,中关村技术交易正式步入“电商”时代。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汇聚优质技术项目和科技服务资源,为国内外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服务搭建全天候、一站式的公益性在线服务。平台上线以来,注册用户已超过1000人,举办了3场在线展会,挂牌发布了1300余个项目,项目金额达到2000余万元,项目成交数量110个。

聚焦产业,融入大局

      为促进知识产权更好地融入产业发展,海淀区知识产权局聚焦产业发展,创新工作方式,率先引入知识产权评议机制。2014年,海淀区知识产权局在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评审过程中引入知识产权评议机制,根据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申报流程及支持重点、产业需求制定评价指标和实施方案,随后对项目的知识产权权属、布局、先进性、侵权风险等状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进一步优化了中关村核心区产业资金走向,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优化环境,强化服务

      2014年,为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海淀区知识产权局在优化市场环境方面不断创新,打造了“知识产权和标准化一条街”,旨在建设中国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服务业高地,服务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并将其打造成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集聚区、知识产权运用的引领区、知识产权国际化交流的窗口区。海淀区知识产权局以中关村知识产权大厦、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致真大厦为集聚基点,挖掘空间载体5万平米,汇集知识产权服务机构100余家,带动近600家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在海淀集聚发展推动了知识产权运营等高端服务业态的发展。

完善政策,夯实基础

      2014年,海淀区知识产权局出台了北京市首个区域知识产权规划《中关村核心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通过实施知识产权五大行动,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发挥知识产权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与此同时,海淀区知识产权局还不断优化知识产权支持政策,并加大支持力度。2014年,海淀区知识产权局在制定自主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1+4”政策体系过程中,围绕知识产权运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等关键环节,制定了专利商用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企业购买高端服务、技术转移平台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知识产权领军人才等专项工作,全面支撑企业提升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