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智库”王德禄带你读懂“大众创业”

  • 长城战略咨询
  • 2015-11-06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至今已经真正带动起新一波的创业浪潮。对于这样的经济现象,有舆论认为“大众创业”能够有效激发经济活力,推动经济转型,实现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也有舆论认为,“大众创业”带动起一批盲目的创业者,耽误了年轻人的前程并浪费了大量创业资源。

      对此,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去看待“大众创业”?创客论坛采访了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他为我们分享了自己的创业历程,并以专业的角度分析了创业的内涵。

      王德禄,现任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兼任北京市政府顾问、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政策研究中心资深顾问研究员、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是企业战略、区域创新、产业规划、科技政策、知识管理领域的咨询专家。曾获科技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20年先进个人、中关村科技园区20周年突出贡献奖、2009年度中国管理咨询年度人物等荣誉。编著有《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中国增长极》等书。

      德禄于1993年8月创办了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并任所长。长城战略成立以来,为中国民营企业尤其是高技术企业的高速成长提供了大量的战略和管理研究服务,领域涉及发展战略、技术创新、运营管理等方面。曾为新希望、联想、方正等中国新兴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为中国创业环境的改善做了大量的工作。

纵向历史看创业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经济得到飞跃式发展,与其说是政策激发了经济活力,还不如说是政策刺激了一大批创业者的出现。经济政策更加宽松,创业才会更加活跃,经济效益才能有效提升。改革与开放奠定下了政策框架,新技术革命提供了时代背景,而真正的经济繁荣则是中国一代又一代创业者努力的成果。

      王德禄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了五次创业浪潮。第一轮是乡镇企业兴起,第二轮是城市个体户创业,第三轮是知识分子下海创业,第四轮是九十年代开始的留学生创业,第五轮是如今的全民创业。中国正是因为这么多的创业浪潮,才走在了世界新经济体的前列。

      从创业类型来看,王德禄把创业分成了三类。一是生存型创业,即创业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如第一轮的乡镇企业浪潮和第二轮的城市个体户浪潮,这些都是为了解决人们活下去的问题;二是发展型创业,即人们选择创业并不是仅仅为了活下去,而是为了活得更好,以实现更有价值的人生。如第三轮知识分子下海创业和第四轮留学生回国创业,这些都是为了谋求更好的人生发展;三是变革型创业,即通过科技研发、模式创新实现改变世界,改善生活的理想,如当前这轮全民创业,其侧重点就是变革型的创业,诸如BAT就是这种创业类型的代表。前面四轮创业浪潮实际上解决了经济发展环节中的问题,是对国民经济的改善和补充,而如今的这次创业浪潮则是全方位的,将会彻底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动力。

横向世界看创业

      王德禄带领的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长期以来在中国的各创业创新高地(高新技术区)从事产业规划、创业规划、发展战略等咨询服务。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高新技术园区莫过于中关村。中关村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是我国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被誉为“中国的硅谷”。在如今全球产业变革的时代,中国紧跟世界潮流,打造出了中关村这样的适合创业的好环境。

      王德禄认为中关村之所以能被称作“中国的硅谷”,主要原因在于中关村与硅谷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硅谷和中关村有着人才、项目、资本上的高端链接,中关村第一波成功的创业主要学习硅谷成功经验,中关村现在最成功的互联网企业的创业资本也是源于硅谷的天使投资,中关村一直跟随着硅谷,并把硅谷的经验模式发扬出来;另一方面,中关村与硅谷隔海相望,在交通发达的今天,在地理上有着便利的交流优势。同时,中关村与硅谷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主要体现在观念领先方面和颠覆性创新方面还远远比不上硅谷。不过这些差距也说明了,中关村还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

      在当前颠覆性创业者层出不穷的时代,王德禄表示,现在的创业更侧重高起点的创业,更侧重科技的创新与商业模式的变革。平台性爆发式的独角兽企业是这个时代的新产物。然而,追求颠覆性的代价则是初创企业的高死亡率。王德禄认为,当前的“大众创业”应该有更高的眼界与更加开放的心态,摆脱过去“好死不如赖活着”的做法,应不畏“死亡”,在不断的试错中创造出能改变世界的好模式,好企业。“活下去”是老式创业者做法,不惧“死亡”、勇于失败才是新经济时代的创业精髓。

从政策看创业

      在创客论坛往期的采访中,不少创业者坦言,他们对国家的创业政策并不了解,更不知道该如何应用现有的政策。对于这样的现状,王德禄讲出了他独到的看法。

      凭借二十多年的从业经验,王德禄表示,其实大多数成功的创业者或企业家并不注重国家的政策。其原因在于,并不是创业者不了解政策,而是太关注政策会导致企业对政策产生依赖,反而影响到创业进展。市场经济强调一种自由公平的竞争,对于国家的政策,王德禄认为,一方面,政策的制定一定要公平与开放,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创业者也不宜太关注政策,以防企业的自主创造性被政策所束缚。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家在政策层面逐渐把创业放在重点地位,创新创业政策的重点从大学院所转向大企业,又转向中小企业,现在又转向了创业,这种模式走在了世界新经济的最前列。但王德禄依然认为,当前的创业政策还有需要完善之处。不仅仅要考虑企业“生”的问题,即创业的问题;更要考虑企业“死”的问题,即创业失败或企业破产。进一步解放思想,实现产业原创的跨越式进步,以打造出更好的市场环境与创业创新环境是当前时代尤为必要的。

      对于那些认为“大众创业”误导了年轻人的舆论,王德禄认为,一个合格的成年人具备基本的判断能力,并非会轻易被某种观念所诱导。另外,无论创业是成功还是失败,这对于年轻人来说都是一次十分宝贵的人生经历。所谓创业误导人的说法,是他极其不认同的谬论。这是一个适合所有人创业的时代,无论是求生存的“淘宝村”式创业,还是职场精英辞职求发展的单干式创业,或是改变世界的高起点创业,抑或不为赚钱只为个性的90后情怀式创业,市场与时代为所有人都敞开了大门。在新经济时代,创业教育是每个大学生、每个公民都应该接受的,因为这种教育是新经济时代公民的基本要求。

创业就是知行合一

      谈及二十多年前的创业决定时,王德禄把原因归结到了四个字——知行合一。作为九十年代知识分子下海创业浪潮中的一员,把知识理论落到实处,让知识改变世界,知行合一是王德禄唯一不变的信条和准则。

      在当今这个新经济时代,中国人追求知行合一的一个更好的方式就是创业。在当代中国,头脑风暴无时无刻都在发生,每一秒都有无数奇妙的创意和想法诞生。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王德禄认为每一个创业者都应该努力去践行知行合一的原则。想法不去执行,那么知识将永远发挥不出其应有的价值。新经济时代,世界会因每一位创业者的知行合一而变得更加美好。

      这也是一个开放的时代,王德禄十分重视创业者的学习与交流。闭门造车、埋头苦干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创业者唯有走出一隅之地,横跨世界,面向全球,在与行业高端人群的交流中打磨思想,确定方向,才能发挥出自身最大优势,创造出改变世界的伟大企业。

——本文为创业时代网专访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