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科技创新与党史

  • 长城战略咨询
  • 2000-11-18

一、 原子时代问题 历史(包括党史)的研究要有"全球化的"视角。H.G?韦尔斯的《世界史纲》,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都是全球化宏观视角的经典之作,黄仁宇将其称为"宏观历史学",其实更重要的是用宏观历史视角理解分析微观历史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历史学家对历史规律有更透彻的认识、对历史经验做出更好的总结。党史要起到"资政"的作用,尤其需要全球化视角,即使在闭关锁目的年代,历史的进程也受到全球宏观因素的影响,其中有些是直接的线索,更有一些潜在的背景。 比如说,原子时代的影响问题,四十年代中期以来人类进入原子时代。中国的国情尽管独特,但中国所发生的国情也是处于人类社会的这个时代主题之中,抗日战争的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及整个六十年代,。原子弹问题是影响这一时期重大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美国在日本投下2颗原子弹之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如何对待原子弹的问题上出现了较大的区别。与国民党鼓吹原子弹的巨大威力不同,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纸老虎"的说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中共不断受到原子弹的影响。在美国进行"核威胁"、蒋介石政权又时刻准备反攻大陆的历史背景下,"原子弹"在中国的决策中一直起着某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之所以要选择"一边倒",不能回避苏联拥有能抗衡美国的核武器这一因素。 在整个"冷战时期",中国调整对美、对苏政策,核武器的打击力量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性考虑因素。同时,中国拥有原子弹,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波。 如果放开视野,应该看到"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与原子弹的研制成功也有某种内在的联系。中国有了原子弹,就在相当程度上摆脱了内忧(台湾国民党)外患("美帝""苏修")的威胁,可以封闭起来搞政治运动。而且,原子弹也为中国的封闭铸造了一层"核屏障"。 二、 科技创新与党史 党史研究要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政治的变革,其背后往往蕴藏着科技的创新。历史的发展也依赖于科技的进步。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每当他的政策与科技的发展方向一致的时候,中国的建设就能取得的成功,反之则对中国社会造成很大的破坏。因此,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研究要从"科学技术"的视角寻找新的研究方向。 在中共成立的20世纪20年代,世界正处在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量子力学、相对论这时已经诞生并广为传播。在中国,新科技的传入促使了中国人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这种思维的活跃又推动了各种政治思潮在中国的发轫与传播。 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共地下组织曾选派留学生到各国同参加合法议会斗争,从而培育了科技干部。在延安的艰苦条件下也曾培育科技工作的氛围。在大西南甚至欧美留学生中,共产党外围组织却曾发挥主动作用。 十二年科学规划与原子弹研究的决策,是中国共产党向科学进军的主要成果,这一重大决策的遗产至今仍发挥重大作用。 大科学是美国曼哈顿计划之后的理论总结,中国原子弹研究这种大科学项目由于有了计划经济体制的保证而创造了奇迹,这不但得力于从体制上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大量人力物力"大力协同,集体攻关",更由于在技术路线上,由欧美留学归国人员为核心的技术力量得到充分"技术民主"的保障,并在"技术线"上排除左的干扰。 原子弹的研制实际上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其中重要的是科技创新,同时管理上的创新也十分重要。在核武器的研制过程中,创造了许多管理经验,除了已经大力宣传的"大力协同、集体攻关",还有不曾广为人知的技术民主制(技术委员会组织)多方案并行方法以及"冷试验"方法等等。其中"冷试验"的研究方法开辟了"虚拟试验"的道路,使热核爆炸的试验减少至最低线,大大节约的成本,缩短的时间。 在党史研究中,应该用创新的观点去总结经验、反思教训。尤其在我国当前大科学重大项目不断上马预算日益增大的今天,如何总结核武器研制过程中的创新经验管理经验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在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正确处理"大科学"与"小科学"的关系。"小科学"是创新的源泉、基础,只有在丰富的"小科学"创新基础上,"大科学"才能更好的发展。现在,中国已经有了类似中关村这样典型的发展路子和模式。党史研究应该对此予以充分的重视。 王德禄 2000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