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科技园区志编撰知识管理平台

  • 长城战略咨询
  • 2007-06-01

项目背景

       《中关村科技园区志》作为《北京志》中的一部专业志,将以1980年10月25日中关村地区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的出现为起点,沿着电子一条街形成、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诞生、中关村科技园区(一区七园)的形成等发展历程中发生的重要事件、重大活动、重要成果,以及中关村园区所拥有的科技资源等全面、系统、准确地记录下来,传诸后世。

       因《中关村科技园区志》史料收集、整理涉及企业、园区和协会、编辑部三个方面的人员,是一项庞大、复杂、需要多方协同的系统工作,志书的编撰工作是典型的知识整理、积累、创造的过程,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决定利用基于互联网的知识管理系统—— “中关村科技园区志编撰知识管理平台” ,完成高科技园区历史的撰写。

       2005年1月,“中关村科技园区志编撰知识管理平台”建设项目开始启动,计划在两年内完成三期建设,全面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志》的撰写与编纂成稿工作。2005年3月14日,“中关村科技园区志编撰知识管理平台”一期企业史料收集与审核平台正式向中关村科技园区300余家企业、11家协会及7个专业园区的管委会开通。


长城战略咨询内容

      《中关村科技园区志》撰写主要的工作环节包括:内容规划、制订编写要求、组织分工、材料撰写、资料收集、资料筛选、资料核实和统一编写。编写过程中主要到涉及三个方面的工作人员:企业——提供基本素材;各园管委会和协会——提供基本素材,企业素材的初步筛选、审核和统稿工作;园区志编辑部——内容规划、组织协调以及最终的审核统稿工作。长城战略咨询承担了园区志编撰知识管理平台的设计、建设工作。

       园区志编撰知识管理平台是为园区志的编写工作搭建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系统。本系统计划提供五个虚拟平台,满足史志编纂工作各方面需要:基础环境、史料收集与审核平台、志稿撰写与审核平台、总纂工作管理平台、园区志网上发布与展示平台。其次, 提供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专家和公众,多方积极参与的写作平台;提供管委会、史志办、编撰单位和重点企业的沟通、协同平台;提供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园区志成果及其相关资料的展示、检索平台。第三, 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提高园区志编写工作尤其是资料收集和整理环节的效率;第四, 素材的编写与收集工作同步完成,避免中间传递环节(以E-mail或光盘等方式提交资料和反馈修改意见)过多造成的信息遗失或失真情况; 通过软件规范园区志的编写方式。企业、各园区管委会和协会都按照统一规范的形式填写内容,提高文稿的质量,减少后期编辑工作;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工作环境。文稿的撰写、收集和评审以及修改工作基本在互联网上完成;对园区志的所有内容实现统一存储和统一管理,为下一步的整理和汇编工作打好基础。

项目成效

       “中关村科技园区志编撰知识管理平台”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第一个覆盖一区七园的信息系统,实现企业、园区(协会)、编撰单位、编辑部等编写单位的多方协同工作,减轻人员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本项目搭建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志编纂知识管理平台”,支撑新型史志编纂方式,实现“基于互联网的多方参与互动式编纂”,使中关村园区志无论在史志成果和史志编纂过程方面成为史志编写的新典范。

        1.社会效益
       “中关村科技园区志编撰知识管理平台”将为公众搭建反馈平台,让公众参与《中关村科技园区志》的编写工作,该平台的搭建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为适应新的管委会政府职能而进行的工作思路的一次调整,也是工作模式的一次重大创新。

       通过‘中关村科技园区志编撰知识管理平台’将志书编写过程中搜集的史料素材全部以电子文档的形式积累下来,有助于较全面的掌握中关村企业、园区和行业情况演变与发展情况,成为今后研究中关村发展史的基础分析资料。

     “中关村科技园区志编撰知识管理平台” 规范文档提交格式,大大减少素材整理和后期编辑的工作量。对资料实行统一存储和管理,借此次搜集史料素材的机会全面掌握企业、园区和行业情况,实现资料和知识的积累,作为今后研究分析工作的基础。

        2.经济效益
        平台的开发是史籍编写工作模式的创新,一旦应用成功即可广泛推广,充分体现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高科技形象。